跌倒,在老年人中很常见。
据报道,65岁以上老年人约有1/3的人跌倒1次以上。而跌倒也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。
那么,如何预防跌倒和避免造成不良结局呢?我们咨询了康大夫国际医院全科专家毛雪凤主任医师,带来了本期的【老年人防摔攻略】。
涉8万人研究显示:
每年10月老年人最易跌倒
老年人跌倒是一件概率性事件,虽然任何时间、地点都可能发生,但确实有几个时间和地点,跌倒的风险更高。
近期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》上刊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,10月份是老年人最容易发生跌倒的月份,且在一天当中,早晨和下午更易跌倒,而且最易发生跌倒的地点是在家中。
该项研究分析了江苏省2006~2021年8万余例老年人非故意跌倒/坠落伤害,发现:
①一年中,10月份跌倒病例占比最高,2月份最低;
②一天中,跌倒主要集中在8:00~10:00和14:00~16:00;
③不同年龄和性别组,发生跌倒的首位地点均在家中;
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病例从受伤性质划分,跌倒后最易发生的就是骨折,占到了39.9%,相当于每5位老人跌倒就有2人发生骨折。
骨质疏松老人要格外警惕跌倒更易骨折和反复骨折
一旦跌倒发生骨折,于老人而言,危害可大可小。其中,最危险的莫过于髋部骨折。临床数据显示,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一年内致死率约在20%,致残率高达50%。而此类风险,在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中则更为明显。一方面是因为骨质疏松会使骨脆性增加,易发生骨折,而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为椎体、前臂远端、髋部、肱骨近端和骨盆等。
其次,骨质疏松性患者一旦发生过骨折,再骨折的风险会显著升高。研究显示,髋部、椎体、肱骨近端、前臂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,初次骨折后1年内再骨折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.7倍,10年后是1.4倍。[3]也就是说,骨质疏松的老人一旦骨折,就很容易反复骨折,而这不仅会严重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,所产生的医疗与护理,也会造成沉重的家庭负担。因此,老年人要防跌倒,有骨质疏松的老人更有必要防跌倒、防骨折。
重在预防:5个防跌倒、防骨折的建议
跌倒是骨折发生的重要原因,防跌倒是预防骨折的第一步。那么如何有效预防跌倒呢?从危险因素入手!
给到5个建议:
1避免久坐,适量做一些可改善力量和平衡能力的运动,比如打太极拳,建议每周运动≥3次,每次运动时间≥10分钟。
2请医生检查自己服用的所有药物,看是否有药物可导致嗜睡、头晕、意识不清、低血压、低血糖等副作用,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服用顺序、时间、剂量等,日常用药后动作宜放缓。
3了解自己血清维生素D水平,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。
4日常穿防滑、舒适的鞋袜,衣服不要过于宽大或设计复杂,避免穿戴有绊倒风险的物品。
5家庭是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发生场所,可以做一些居家适老化改造。
保持家门口和过道整洁,不能堆放杂物;
灯光要保持明亮,不要有昏暗的死角;
衰弱、高龄、有跌倒史的老人最好将床铺一侧靠墙摆放,另一侧安装护栏,防止睡梦中跌落;
浴室内安装固定座椅、铺防滑地垫,尽量不要装浴缸;
卫生间马桶旁安装扶手;
及时清理地面的果皮纸屑、油污、积水。
需要提醒的是,相比于跌倒,对老人而言更危险的是跌倒所引起的骨折,尤其是骨质疏松的老人,轻微的外力撞击都可能导致骨折发生。
因此老年人定期查骨密度,了解自身骨量变化,早发现、早干预,是降低跌倒伤害的有效方式。